酒仙記

酒仙記
作者:崔麐

在最近一期的穀源蓬萊與紅棗米酒的套酒上面,白水芳華用了晉老以飄逸而內斂的書法寫的一段文字,頗耐人尋味:

子曰:「人不知而不慍。」是謂君子。自古美酒如美玉,美玉蘊樸石,美酒藏鄉野。和氏何在?謫仙杳然!今之君子不慍乎?吾依古人。

首先是用《韓非子》裡的典故,大略是和氏獻璧於王,但歷經兩任王朝都未被重視,甚至因此受到刑罰,兩條腿先後都給割掉了。但和氏感嘆的不是肉體上的傷痛,而是:「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,貞士而名之以誑。」真正令人悲傷的是沒有人懂得發掘藏在樸石中的美玉,也沒有人能夠欣賞像他這樣忠貞的臣民。這裡晉老將美酒比作美玉,又問道如今和氏在何處,可以感受到他當年隱約地在感嘆,遁隱於宜蘭,坐擁瓶瓶瓊漿玉液,面前卻少了個知音的人!

然而,除了美酒如美玉之外,在另一個層次上,美酒更如貞士。於是在品酒的時候,就好像在欣賞一個人一樣。此處晉老的第二個典故裡,引的是好酒的謫仙李白。最近新版蘆穗酒的首版證書中,用的晉老墨蹟,正是李白的〈月下獨酌〉組詩裡的第二首。其中有一段提到:「已聞清比聖,復道濁如賢。賢聖既已飲,何必求神仙?」意思大略是在清香的酒裡彷彿能看見聖人,而在濁重的酒中好似能親炙賢君。因此筆鋒一轉,把飲酒這件事看得比求仙還要來得崇高。晉老此處嘆道,如李白這樣深諳其道的飲者已消逝無蹤,但他卻沒有一絲的不平或怨懟,不覺透露出如古之君子般的婉約與翩翩風采!

今日各位來到了酒仙記品酒,便證明晉老當年錯了。在一個釀酒工藝正在文藝復興的新時代裡,我們在白水芳華找到了和氏,找到懂得在祖傳酒譜的基礎上發掘無數美酒的釀酒師;我們也在此處遇見諸位謫仙,遇到了懂得欣賞清濁各異之美酒的品評家。

我們都懂得去包容新酒的缺點,就像我們都願意去體諒朋友的短處,因為不完美,所以顯得真實而自然。我們都一路陪伴新酒成長,就如同真正的好友般不離不棄,在酸甜苦辣鹹的變化與回憶中,甘苦與共。我們也都知道,為什麼糟糠之妻不下堂,為什麼再怎麼有魅力的異性都比不上一路走來的人生伴侶,就像在一瓶酒最終成熟、大放異彩之時,他的美好、層次與深度,只有從他還是新酒時就一路相隨的人,才能夠心領神會、了然於胸。

我們在飲酒時,都忘卻了對理想的好酒應有何種香型之定見,專注在人間不完美的愉悅中。因為不求仙,於是,終於成仙。

白水芳華 創辦人 唐敏捷 所創作行書作品

分類: 老石頭雜記。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