穀源葡萄桶 (追蹤品飲)

預購詢價單連結 

Sample裝瓶日期: 2015年12月底

Sample擷取位置: 橡木桶深層

試飲日: 2016, 01, 04

杯型: Copita威士忌聞香杯、小白蘭地杯。


 

[聞香]

 

首先浮現的是紅莓果與梅橙麴的果香系,結合香辛料。

蔓越莓、小紅梅、紅葡萄汁。

梅橙麴則以甜美的蜜餞風格展現: 青脆梅蜜餞、糖漬橙皮。

豐富的木質系&種子香辛料,主要有檀香、丁香、白胡椒這三味。

另有茴香系的洋茴香籽(Anise seeds)、甜茴香籽 (Fennel seeds),與肉桂。

須臾,熱帶瓜果香氣展現: 熟透的甜瓜、鳳梨,與甜水梨,

整體果糖甜香,又前進了一個檔次。

接著是澎湃的糖蜜與蜜餞果乾氣味迎來,甜感昇到了巔峰: 

蜜黑棗、葡萄乾、蜜金橘,蜜裡帶酸。

糖香先是煮焦糖香、帶點酸感的黑糖,後出現神似冬瓜糖塊、龍眼蜜的香氣。

此時,焦糖香,結合莓果葡萄乾等,再混著淡淡的橡木塊氣息,幾乎給人白蘭地的錯覺了!

茅味是最後才追上來。

非常清雅的黃豆豉味,巧妙的揉入香辛料水果糖裡,"茅而不茅"了。

茅味展現的同時,還引出一些黑可可、炭燒咖啡的氣味。

這些"煙霧型"(smoky)的氣味,不是主角,比較像山嵐雲霧,但一旦來了,也就不散去。

朦朧了整座香氣山頭,磨去過分尖銳的(果酸/糖甜)稜角,使香氣間的銜接更圓滿。

而且與香辛料家族聯手,平衡著太傲嬌的糖甜。

*以上的香氣轉折,皆很短暫的時期內發生。若使用低杯身的品飲杯,幾乎感受不到了


[口感&尾韻]

 入口,是果糖漿似的甜,卻又帶著木頭丹寧苦、葡萄皮澀。

片刻,盛大的香辛料感在口中引爆:

仍是檀香、丁香、白胡椒三味主角,搭配著洋茴香、八角茴香、與甘草。

穀糧味則一閃即逝。

辛香料加熱了口感,丹寧酸增強了舌意。

整體口感很厚重。

尾韻極長,豐富多轉。

有甘草型回甘,丹寧的青澀,還意外有果酸逆襲,使唾液冒湧。

香辛料仍是尾韻的主題,葡萄乾味明確: 

檀香丁香白胡椒,茴香家系、肉桂與甘草,一路葡萄藤。

 辛香苦甜,流轉多變,厚重有滄桑。

這是成人的滋味,是大人的酒。


 

[補充與感想]

此時期的穀源葡萄,因著橡木桶的加持,香氣整合度已經相當成熟了,

不太需要醒酒,且各種香氣間的平衡性很好。

茅味入桶後被馴化,轉趨清淡,溶為背景,也是意料之事。

此款穀源葡萄,即使是懼茅者,相信也能欣賞。

橡木桶深層酒液的丹寧感偏重,口感較澀。即便聞起來較甜。

若是紅酒愛好者,尤其嗜好高丹寧葡萄品種,應該會熱愛這款 (筆者即是)

不喜苦澀的飲家,也許選擇淺層/色淺/熟陳短的裝瓶款較好。

 


 

"穀源葡萄"的追蹤品飲文已數次了。但仍先補註基本資料,方便讀者們回顧。

 此款[穀源葡萄]的 new-make(入桶前的新酒)是穀源33,由穀源31與穀源32混蒸而成。

2015年12月初裝入葡萄酒橡木桶。此後定期取出樣本,查驗熟陳狀況。

本次的追蹤品飲樣本,是2015年12月底取出,且為橡木桶內底層之酒液。

同時取出的,尚有中(偏下)層之酒  (如照片所示)

兩款顏色差異很大,深層色深,淺層色淺。

顏色深淺,暗示著橡木桶的影響,當然也反映在風味上。

依筆者追蹤品飲至此的粗淺感受

淺層的果香果酸較奔放,紅莓果與梅橙麴風較鮮明。

深層的焦糖甜感較重,橡木香草與葡萄味多。但口感上丹寧較厚實,較苦澀。

筆者並不覺得有優劣的差異,純粹是各人喜好的選擇。

一般酒廠多會在裝瓶前,均質化橡木桶裡的酒液。

但筆者感覺,深層與淺層,熟陳長與熟陳短,應該各有擁護者,

若能發行不同陳桶時期、或桶內不同層次的款項,任君挑選,可能更有趣味呢^^

(飲家甚至能購買不同陳桶時間/不同深淺的品項,自行勾兌,求得各人最心儀的風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