甕藏穀源蓬萊 [聞香]  (2012,06,02入甕,2016,05,02裝瓶)


試飲日: 2016, 06, 12

杯型: Copita威士忌聞香杯、小白蘭地snifter

 

產品詢價連結

_________

[聞香]

初始香氣就是強擊。陳味蜜餞、醬香、還帶著淺淺的白水型茅味:
鹹話梅蜜餞、甜醬油、黃豆豉、一絲臭豆腐氣。
果酸多、醬鹹重,有穀糧感。

霾霧消散快,驟轉晴,香氣瞬間明亮起來。
出現純蜂蜜與清茅香(微臭黃豆豉)的結合,奇妙有趣。
背景裡有著輕盈的新鮮果香與果酸:青梅子、鮮橙、紅色莓果。

接下來,溫暖的熱帶瓜果氣息浮現:完熟甜瓜、香蕉。
亦漂浮著清荔枝與白葡萄香。

底部聚有豐沛的糖蜜香、甜蜜餞、與糖漬瓜果:
黑糖、焦糖、龍眼蜜;蜜地瓜、甘甜梅蜜餞。


---

稍醒酒後,風貌更清澈且甜美。
蜂蜜更為清楚,果酸也較清爽,醬鹹感則稀薄了一些。

上層香氣,是蜂蜜與黃豆豉的微妙結合,
搭配著梅橙鮮果風味,活潑的果酸。

中裡層的熱帶瓜果,更成熟了,巧妙融合了甜醬味。
成簍成簍的香蕉,堆小山似的完熟甜瓜,散見荔枝幾串;
兩盅醬瓜、一勺甜醬油。
但意外出現明顯的白胡椒氣息。
果香溫暖,醬味溫柔,香辛料卻使得面貌整個靈動起來。

底蘊則是濃郁的糖蜜香,漬果蜜餞:
黑糖、焦糖、龍眼蜜;鹹話梅、蜜地瓜。
果酸雖強,但蜜感厚重。


*推薦使用高杯身的杯型。不僅層次更分明,且風格較優美。
能展現更多的蜂蜜、清茅味、與熱帶瓜果香。
低矮的杯型,易強化整體的酸氣。

_______


[口感與尾韻]


入口先是純蜜般的甜,輕果酸,舌尾略過一星苦。
之後在舌側湧現大量鹹味,回鹹綿長。

口中先是嚐到飽滿的黃豆豉、白胡椒、鹹米香,帶點淡淡的臭豆腐味。
濃烈的穀糧感受,與強勢鹹味相呼應,很有震撼力。

尾韻與回鹹相依隨;仍是豉香、米味、白胡椒辛,遙遠的臭豆腐攤。
樸拙率真的農家菜。
但後段卻意外飄出了花蜜,想像著暖玉溫香。


它確實藏有富貴人家的底子:
蜜般的黏,粥似的稠,油脂的滑膩。

雖然此款略帶酒精刺激,但因舌感油黏厚重,很有包覆感,
酒精反而僅強化了嗅味覺感受,並不造成口感負擔。


好有個性,亦不失甜蜜;
古樸凝重,但也多轉折;
風格強勁,但稠蜜油潤有溫柔。

非常有特色的酒。

_________


[感想與補充]


反差之美,對比的藝術,在此酒裡表現得淋漓盡致。

最甜蜜的茅香,最清爽的醬味。

姣好蜂蜜,甜美瓜果,
要如何與古拙嶙峋的豆豉、醬油、白胡椒、甚至臭豆腐,和平相處,甚至結連理?
此款[甕藏蓬萊],給了個美麗的示範。

----

不同於絕大多數的白水酒,強調單批次原酒,
穀源的[蓬萊]款,是多期酒款相勾兌而成。

特色就是複雜性高。
且因不免會勾兌到茅款,[蓬萊]多沾有"白水型茅味"(臭豆腐)。

勾兌的酒款,更需要良好的整合性。
整合首需時間, 次倚容器。

陶甕,是加速整合的良好載體。
甕藏版的穀源蓬萊,命為[聞香],很有寓意。

----

此款甕藏四年的穀源蓬萊,最令筆者難忘的,
就是那些乍看似不協調的意外之美。


香氣非常多元駁雜,但整合後卻和諧美麗。

上揚香氣裡的蜂蜜與黃豆豉,裡層的香蕉荔枝與白胡椒醬味。
難以想像的組合,卻意外的和諧。


口感是甜鹹交錯,樸實與華麗相生,刺激與溫潤同存。

蜜甜,卻流出海水鹹;
豆豉茅味,再逸出花蜜香;
經風浪、歷滄桑,但終回歸到那流著蜜的應許之地。

很精彩的酒款。